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梁种质资源是高粱改良的基础,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高粱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中国的及外引的高粱种质资源在高粱品种改良中得到了广泛地利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从搜集的高粱地方品种资源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在引进外国高粱雄性不育系资源后,中国开创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高粱种质资源作为恢复系的直接来源得到了广泛地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推广的152个杂交种中,涉及到90个恢复系,其中直接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为63个,占总数的70%.后来,利用我国和外国品种资源进行杂交,选育出一批又一批优良亲本系,并组配出高产杂交种应用于生产,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高粱种质资源,应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建立核心种质库,采取多点鉴定、渐渗杂交、热带种质转换和转基因等技术手段,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推荐文章
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玉米
种质
创新
利用
黄麻、红麻优异种质资源鉴定、创新与利用
黄麻
红麻
种质资源
鉴定
创新利用
保护新疆植物种质资源合理开展资源创新与利用
新疆
植物种质资源
保护
资源创新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麻类作物
种质资源
创新
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粱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
来源期刊 辽宁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利用与创新 高粱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4.024
字数 4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728.2004.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仁本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7 137 3.0 11.0
2 卢庆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3 339 8.0 18.0
3 贾永旭 1 3 1.0 1.0
4 陈春光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种质资源
利用与创新
高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农业科学
双月刊
1002-1728
21-1111/S
大16开
沈阳市东凌路84号
8-21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4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