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系统观察岩心和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研究成果,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架,阐明了沉积环境变迁、沉积发展史、沉积演化规律和沉积演化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受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的影响,三个泉地区低幅度隆起基本被夷平,湖水向南退出,在北高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早白垩世发育炎热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和浅水三角洲沉积.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发育辫状河沉积,由于河道的频繁迁移,辫状河道沉积在纵向上相互切割叠置,形成了厚度较大、延伸距离较远的板状砂体,向上泛滥平原沉积增多;呼图壁河组以朵叶状三角洲、浅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胜金口组发育滨浅湖和滩坝沉积;在连木沁组沉积时期,湖水向南迅速退出研究区,广泛发育曲流河沉积.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中侏罗统沉积相
侏罗系
沉积相
演化
控制因素
三个泉地区
准噶尔盆地
松南张家屯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
沉积相
类型
松辽盆地南部
准噶尔盆地XX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相研究
三工河
辫状河三角洲
正旋回
交错层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
来源期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三个泉地区 下白垩统 沉积相 沉积演化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1.32
字数 4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4.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筱敏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67 2839 32.0 51.0
2 高雷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3 52 3.0 3.0
6 吕雪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8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噶尔盆地
三个泉地区
下白垩统
沉积相
沉积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