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等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针灸治疗UC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等方法,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免疫学机制.从针灸对UC大鼠脾脏、结肠黏膜IL-1β、IL-6mRNA表达的影响;针灸对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及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针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iNOS、IL-1ra、IL-1β mRNA调节作用;隔药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β-EP、VIP、SP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活化淋巴、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 β、IL-6、TNF-等参与了肠黏膜炎症形成的起始阶段和发展过程,是介导UC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隔药灸可以平衡调节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促炎细胞因子(降低IL-1β mRNA、IL-6mRNA及iNOSmRNA的表达)和抗炎细胞因子(上调IL-1ra mRNA表达),从而有效地控制溃疡性结肠炎已启动的炎症和免疫级联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推荐文章
唐古特大黄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唐古特大黄多糖
溃疡性结肠炎
2,4,6-三硝基苯磺酸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
针灸疗法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应用盒灸的效果评价
溃疡性结肠炎
盒灸
经络腧穴
护理干预
隔附子饼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湿热型
溃疡性结肠炎
隔附子饼灸
美沙拉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理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4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727.2004.z1.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焕淦 52 1212 16.0 34.0
2 施征 10 67 5.0 8.0
3 刘慧荣 24 461 10.0 21.0
4 施茵 15 143 6.0 11.0
5 华雪桂 2 7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