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导致ITP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数量骤降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72例治疗中ITP患儿血清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B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72例ITP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81.9%(59/72).其中RSV阳性率为29.2%(21/72);CBV阳性率为19.4%(14/72);MP阳性率为15.3%(11/72).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27.7%(20/72).结论 ITP患儿治疗过程中,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是其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应注意抗病毒和免疫治疗.
推荐文章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ITP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儿童
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促血小板生成素
疗效
安全性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ITP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环孢素A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出血分级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血小板计数
出血分级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ITP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特发性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类
血小板计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TP患儿治疗中血小板骤降的感染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小儿急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呼吸道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法 病毒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0-3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5.5
字数 1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04.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176 811 12.0 18.0
2 盛光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145 715 13.0 19.0
3 冯建飞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31 141 6.0 10.0
4 张树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7 55 4.0 7.0
5 耿世林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4 4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呼吸道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法
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月刊
1673-4912
11-5454/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8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