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于发病3天内、发病2周时、发病4周时取静脉血测定LPA含量,动态观察其变化过程.LPA检测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LPA,用定磷法测定.结果: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3天内血浆LPA含量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63μmol/L±3.67μmol/L,2.67μmol/L±1.40μmol/L,2.04μmol/L±1.01μmol/L;脑血栓形成组LPA的增高可持续2周(发病2周时含量为5.31μmol/L±1.94μmol/L),发病第4周时降至正常水平(2.09μmol/L±1.01μmol/L),总体规律为发病时明显增高,而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脑出血组发病2周时含量2.54μmol/L±.91μmol/L、发病四周时含量2.28μmol/L±1.04μmol/L,与出血发病3天内含量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PA可以作为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的一个指标,用来指导脑梗死的治疗.
推荐文章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溶血磷脂酸类
脑梗死
稳定
进展
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影响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灯盏花素注射液
血浆溶血磷脂酸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溶血磷脂酸
脑梗死
预后
Banhd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比较
来源期刊 赣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 出血性 脑血管病 溶血磷脂酸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2|R743.34
字数 19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779.2004.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春棋 32 185 6.0 12.0
2 刘南海 28 99 5.0 8.0
3 黄晓峰 26 61 4.0 6.0
4 邱芳 15 76 5.0 8.0
5 朱祖余 5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
出血性
脑血管病
溶血磷脂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赣南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1-5779
36-1154/R
大16开
江西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2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1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