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早期宫颈癌、5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及对照组宫颈30例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在对照组宫颈组织、CINⅢ及早期宫颈癌组织中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性.在早期癌组织中,分化愈低,微血管密度值及VEGF的表达愈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管生成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鳞癌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HB-EGF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彩色细胞图像自动分割的研究
彩色细胞图像分割
OTSU
K-聚类
种子
区域生长
骨折早期血管生成与骨形成的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
血管生成
骨折愈合
层粘蛋白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宫颈鳞癌血管生成免疫组化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癌,鳞状细胞 微血管密度 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2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4.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递林 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1 0 0.0 0.0
2 马利国 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肿瘤
癌,鳞状细胞
微血管密度
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