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197例患者中Ⅰ期85例(43.1%),Ⅱ期65例(33.0%),Ⅲ期28例(14.2%),Ⅳ期19例(9.6%).将Ⅰ、Ⅱ期患者分为7组,分别采用三苯氧胺、米非司酮、丹那唑、诺雷德、100℃以下异位病灶热破、安慰剂治疗(每组21±1例);下余1组与Ⅲ、Ⅳ期患者采用两阶段复合治疗,即先破坏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卵巢囊肿,分离粘连;再用丹那唑治疗6个月.观察1年并进行比较.结果:Ⅰ、Ⅱ期患者用三苯氧胺、米非司酮、丹那唑、诺雷德、热破、两阶段复合治疗、安慰剂治疗,其受孕率分别为34%、38%、54%、52%、42%、52.6%、8.1%;Ⅲ、Ⅳ期患者治疗后的受孕率分别为45.6%、48.7%.妊娠率动态分析显示最易受孕的时间是在治疗完成后的6~8个月.结论: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症不论其病情发展程度,都须积极治疗.最佳的治疗方法是用促性腺制剂及两阶段复合治疗.治疗后的最佳观察期限为12个月.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女性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
女性不孕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症患者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DNA甲基化
基因印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治疗
药物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几种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
来源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育,女性 药物治疗 两阶段复合治疗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34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11.75
字数 1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379.2004.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必良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 352 1605 18.0 22.0
2 辛晓燕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 297 1601 18.0 24.0
3 赵海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 57 383 10.0 17.0
4 李红梅 延安大学医学院妇产科 88 473 11.0 18.0
5 于月成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 65 455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育,女性
药物治疗
两阶段复合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月刊
1004-7379
37-1211/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
24-1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