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假设排代过程受表面反应控制和气相中H2与D2快速达到反应平衡,建立了流速和温度恒定条件下LaNi5和LaNi4.7Al0.3柱内氕排代氘的一维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分子碰撞理论,考虑了分离因子对氢同位素排代的影响.模型中的气-固相同位素交换几率为可变参数,其余参数使用了文献值或实验值a计算了LaNi5和LaNi4.7Al0.3柱内氕排代氘及LaNi5柱内氘排代氕过程中流出端氢同位素各组分丰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当同位素交换几率为2.96×10-7时,根据数学模型获得的排代流出曲线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该模型可恰当描述金属氢化物柱内氢同位素的排代行为.
推荐文章
LaNi4.7Al0.3材料的吸、放氘行为研究
LaNi4.7Al0.3合金
吸附容量
离解平衡压
LaNi5和LaNi4.7Al0.3氢化物柱内氢氘间的排代
LaNi5
LaNi4.7Al0.3
氢同位素
金属氢化物
气固 排代
LaNi5 Dx(x=0,0.3)化合物的中子粉末衍射研究
LaNi5
晶体结构
中子粉末衍射
LaNi4.7Al0.3合金贮氘氚后的老化效应
LaNi4.7Al0.3
老化
氦-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aNi5和LaNi4.7Al0.3柱内氕氘排代模拟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LaNi5 LaNi4.7Al0.3 排代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7-5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931.2004.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虎翅 13 61 5.0 7.0
2 王佑智 2 6 1.0 2.0
3 李赣 12 61 5.0 7.0
4 陆光达 31 158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aNi5
LaNi4.7Al0.3
排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