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PAOD)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检测33例确诊老年PAOD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P选择素(PS)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6种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人及30例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PAOD患者相比较. 结果老年PAOD组的NO[(28.88±8.54)μmol·L-1]和6-K-PGF1α[(83.47±13.67)ng·L-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组,而ET[(95.09±49.18)ng·L-1]和TXB2[(664.4±331.8)ng·L-1]、PS[(14.06±2.18)μg·L-1]及vWF[(104.42±31.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组. 结论老年PAOD患者内皮功能失调;积极的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是内科治疗PAOD的核心.
推荐文章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内皮,血管
血液凝固因子
纤溶酶
流式细胞术
内膜下技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内膜下技术
动脉闭塞
通畅率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病变
诊断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旁路手术治疗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内皮活性物质水平的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老年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硬化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一氧化氮 老年人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3.5
字数 35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04.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硬化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一氧化氮
老年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老年医学
月刊
1003-9198
32-1338/R
大16开
南京市珞珈路30号
28-20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1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