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有许多的改性方法能将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反应红移至可见光区域进行,如贵金属沉淀、复合半导体、离子掺杂等方法.综述了其中广受关注的离子掺杂法的研究进展,涉及过渡金属、贵金属以及氮、氟、硫、碳等非金属元素.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评述了各种离子掺杂的效果.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进一步澄清掺杂的机理,结合阳离子和阴离子这2种掺杂方法的优点,使二氧化钛既能可见光化又能保持其良好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共掺杂的研究进展
共掺杂
纳米TiO2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改性研究进展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改性
降解
有机污染物
氮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
氮掺杂
改性
光催化
模型
机理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共掺杂的协同效应
共掺杂
二氧化钛
光催化荆
光催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
来源期刊 现代化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可见光化 掺杂 改性
年,卷(期) 2004,(z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26.6|O643.32
字数 4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320.2004.z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正国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4 1839 24.0 39.0
2 方晓明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0 1330 19.0 36.0
3 黄弋峰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8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可见光化
掺杂
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化工
月刊
0253-4320
11-2172/TQ
大16开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082-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09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5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