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三氯甲烷和水为反应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进行乳液聚合,得到可溶性聚苯胺.将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溶于二甲苯后制成共混膜,用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分析了共混膜的相形态.结果表明:聚苯胺/聚苯乙烯为不相容体系,在聚苯胺含量低时,聚苯胺以多粒子分散相存在,此时共混膜电导率低,但随聚苯胺质量分数增加电导率迅速增大;在聚苯胺质量分数达到某一阈值(7.5%)后,聚苯胺开始形成连续相,此时共混膜电导率相对较大,但电导率随聚苯胺质量分数而增大的趋势减缓.
推荐文章
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形态研究进展
聚丙烯
聚苯乙烯
共混
形态
环境与洗涤因素对聚苯胺导电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聚苯胺
锦纶
导电率
现场吸附聚合
聚苯乙烯超薄薄膜制备
聚苯乙烯
单分子成膜法
原子力显微镜
异方向导电膜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研制
异方向导电膜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制备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混膜的形态结构与导电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苯胺 聚苯乙烯 导电聚合物 共混膜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1.4
字数 2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444.2004.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光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01 781 16.0 24.0
2 杨胜林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58 263 8.0 13.0
3 潘玮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243 6.0 11.0
4 陈龙云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苯胺
聚苯乙烯
导电聚合物
共混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0444
31-1865/N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4-12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698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