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检测法(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指标(HBV-M)及AFP.结果:100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88例(88%),阴性12例(12%),HBV-M阳性者AFP水平高于阴性者147 ng/mL,二者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HBV-M阳性者AFP升高(68.4%)的比例明显高于HBV-DNA阴性者(31.6%)(P<0.01).PHC患者HBV感染模式分析中,HBsAg、HBeAb、HBcAb阳性和HBV-DNA阳性最多,为56例(63.6%),其次为HBsAg、HBeAg、HBcAb和HBV-DNA阳性,为9例(10.2%).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复制相关.
推荐文章
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模式及与AFP相关性分析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甲胎蛋白
Fibroscan与AFP-L3%在HBV/HCV相关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值
肝癌
诊断
原发性肝癌病人抑郁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肝癌
抑郁
氧化应激
血管生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肝癌HBV感染模式与AFP水平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肿瘤 癌,肝细胞 肝炎病毒,乙型 甲胎蛋白类 免疫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7-3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7
字数 13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237.2004.06.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肿瘤
癌,肝细胞
肝炎病毒,乙型
甲胎蛋白类
免疫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7-1237
46-1049/R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84-1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0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44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