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外伤性前部PVR睫状体Na+,K+-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变化,进一步探讨外伤性前部PVR导致慢性低眼压的机制.方法制作外伤性前部PVR导致慢性低眼压兔眼模型,伤后分别于2、4、8、16周测量眼压后取眼球,部分睫状体做普通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部分睫状体做Na+,K+-ATP酶活性测定和碳酸酐酶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伤后实验组Na+,K+-ATP酶活性下降,而对照组变化不很明显,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眼睫状体上皮碳酸酐酶组织化学显色部分区域为浓棕黑色,表明这部分上皮碳酸酐酶活性接近正常水平,而上皮破坏区域,酶组织化学显色比较弱,接近于阴性对照睫状体上皮的颜色,为淡黄褐色,表明这部分上皮碳酸酐酶活性较低.结论外伤性前部PVR睫状体Na+,K+-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降低,是导致房水分泌减少及慢性低眼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睫状体Na+-K+-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变化与外伤性低眼压的关系
外伤
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aPVR
低眼压
Na+-K+-ATP酶
碳酸酐酶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大鼠不同脑区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
不同脑区
Na+,K+-ATP酶
分子机理
三丁基锡对文蛤鳃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Na+,K+-ATP 酶活性的影响
三丁基锡
文蛤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Na+,K+-ATPas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眼外伤性前部PVR睫状体Na+,K+-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改变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伤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低眼压 Na+,K+-ATP酶 碳酸酐酶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8-4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4.1
字数 48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4.06.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伤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低眼压
Na+,K+-ATP酶
碳酸酐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