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4例患者,年龄为12~26岁.术前超声检查提示VSD合并ASD.VSD均为膜周部缺损,缺损直径3~6 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6 mm.ASD均为继发孔型,缺损直径5~8 mm.4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适合封堵后,先行VSD封堵,最后行ASD封堵.结果 4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治疗成功.左心室造影显示VSD呈囊袋型3例,囊袋直径分别为4、5和10 mm,封堵器的直径分别为4、8和12 mm.1例缺损为管状,直径3.5 mm,用4 mm的封堵器治疗成功.4例患者ASD伸展径为6~10 mm,封堵器直径为6~12 mm.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同期封堵治疗膜周部VSD合并ASD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的疗效视察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脏缺损,先天性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经导管封堵
介入治疗
Amplatzer封堵器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心脏超声
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效果
室间隔缺损
经胸小切口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封堵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导管同期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来源期刊 介入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膜部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心脏介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2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94X.2004.0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天性心脏病
膜部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介入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8-794X
31-1796/R
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56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