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尾沟铜、金矿床是在青海省柴北缘成矿亚区内所取得的重大找矿突破,该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Pt1dk)地层内,并受F6断裂破碎带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及花岗斑岩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首次提出龙尾沟铜、金矿床是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斑岩型矿床.从已查明铜、金矿床(体)的控矿因素和矿化特征分析,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矿化体的前景,应进一步加强该地区深部勘探及研究力度,以期获得找矿的更大突破.
推荐文章
青海龙尾沟铜金矿床含矿斑岩脉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研究意义
斑岩铜矿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青海龙尾沟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
五龙沟金矿
矿床特征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青海松树南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造山斑岩型金矿
地球化学
矿床地质特征
松树南沟
青海省
高寒荒漠区异常查证技术方法--以青海龙尾沟铜、金矿床为例
异常查证
综合配套方法
铜矿床
高寒荒漠干旱景观区
青海龙尾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龙尾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远景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远景分析 龙尾沟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矿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41|P618.51
字数 54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5-5331.2004.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汉成 14 178 9.0 13.0
2 陈建平 172 2462 27.0 40.0
3 叶树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5 29 3.0 5.0
4 徐善法 15 161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岩型铜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远景分析
龙尾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0495-5331
11-2043/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观湖国际2座312室
82-504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3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