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SARS患者血清IFN-γ和TNF-α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广州地区2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FN-γ和TNF-α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急性期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恢复期血清IFN-γ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感染病程第1周,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SARS患者血清TNF-α水平在病程第2周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 IFN-γ和TNF-α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急性肝衰竭小鼠血清IFN-γ、TNF-α和IL-12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急性肝衰竭
干扰素-γ
白介素-12
肿瘤坏死因子-α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不同时期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FN-λs水平的变化
血清Ⅲ型干扰素
慢性HBV感染
白细胞介素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的变化及意义
大鼠
肝硬化
白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ARS-CoV感染者血清IFN-γ和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冠状病毒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免疫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2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3.3
字数 25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861.2004.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丹云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35 121 6.0 8.0
2 周经姣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14 43 4.0 5.0
3 江丽芳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68 274 7.0 12.0
4 江振友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116 1081 15.0 27.0
5 晏辉钧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18 83 5.0 8.0
6 汤云霞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冠状病毒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8861
51-1332/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
78-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7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