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958~1997年NCAR/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1951~1998年全国160站月降水资料研究了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E P通量的分布状况,旱年E P通量在40°N附近呈强辐合特征,涝年在30°N附近呈强辐合特征,其分布形式与降水的对应关系显著.旱涝年E P通量不同的分布形式促使江淮流域旱年40°N附近的高空西风急流得到加强,涝年30°N附近的高空西风急流得到加强,使得相应地区的风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得到加强,形成了有利于降水生成的动力条件,是江淮流域及中国区域不同形式的降水分布形成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降水与东亚季风区低频OLR的变化特征
OLR分布特征
江淮流域旱涝
低频振荡
江淮流域典型旱涝年夏季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特征分析
大气水汽输送
大气水汽收支
旱涝变化
江淮流域
江淮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收支
大气水汽输送
区域水汽收支
旱涝变化
21世纪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流域夏季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旱涝急转
时空分布特征
气候变暖
江淮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E-P通量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E-P通量 江淮流域 旱、涝年 夏季降水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426
字数 22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26.2004.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祥德 156 6299 43.0 74.0
2 冉令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6 517 13.0 20.0
3 姚文清 11 221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P通量 江淮流域 旱、涝年 夏季降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
月刊
1000-0526
11-2282/P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
2-495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72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