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鼠脑缺血和再灌流后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沙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分钟,再开放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测定脑缺血及再灌流后1h、3h、6h、24h和-48h线粒体呼吸Ⅲ、Ⅳ态及呼吸控制率(RCR);测定线粒体呼吸链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活力。结果 脑缺血时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和NADH—CoQ还原酶活力明显下降;再灌流初期代偿性增高,随着再灌流时间延长,线粒体呼吸Ⅳ态增加而呼吸Ⅲ态未能恢复,使RCR再次降低;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活力于再灌流后进一步下降,再灌流6小时后更为明显。结论 脑缺血可以造成线粒体功能损害,再灌流得到氧供使线粒体功能有所恢复,但再灌流可以造成二次打击,使线粒体无效耗氧增加,造成脑细胞的进一步损害。
推荐文章
藻蓝蛋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藻蓝蛋白
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
凋亡
全身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影响
亚低温
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Caspase-3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
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转换孔
自噬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全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的行为学变化
大鼠
全脑缺血再灌流
行为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缺血再灌流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流 线粒体 呼吸功能 酶活力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 81 514 11.0 18.0
2 林兆奋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 105 877 13.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再灌流
线粒体
呼吸功能
酶活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双月刊
1810-1283
北京学院路38号北大医学部349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87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