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硅烷偶联剂与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使白炭黑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从而增大其与橡胶的相容性,改善白炭黑的分散性,提高填充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应用白炭黑存在混炼时间长、混炼段数多、易产生焦烧等问题.新一代硅烷偶联剂NXT可采用一段混炼工艺制备胎面胶,并能改善胶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是硅烷偶联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推荐文章
巯基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物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白炭黑
巯基硅烷偶联剂
化学吸附
白炭黑湿法改性研究
白炭黑
湿法改性
偶联剂
丁苯橡胶
硅烷偶联剂在涂料与涂装中的应用进展
硅烷
偶联剂
涂料
抗蚀性
附着力
氨基硅烷偶联剂
氨基硅烷
偶联剂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橡胶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白炭黑 改性 作用机理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6-37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30.38+3|TQ330.38+7
字数 3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90X.2004.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隐西 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185 2084 23.0 35.0
2 张勇 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332 3148 26.0 37.0
3 孙康 上海交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 97 1457 22.0 35.0
4 颜和祥 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3 12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26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2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4(3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4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6(4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4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8(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烷偶联剂
白炭黑
改性
作用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橡胶工业
月刊
1000-890X
11-1812/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19号
2-38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