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 088例术前没有作活检取材(仅经细胞学或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乳腺癌乳腺切除标本做全乳腺切片检查,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 880例,观察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表现.结果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为6.2%(117/1 880),其淋巴管侵犯(54.7%,58/106)、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6.4%,81/106)及转移的个数(平均9.6)均明显的高于浸润性导管癌.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癌巢由呈集块型或(和)腺管型的微乳头状癌巢组成,与网状间质间形成明显的空隙(主间质分离).电镜下见癌巢与间质接触侧的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与间质的结合弱;癌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丝;间质内见丰富的脉管.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淋巴管侵袭力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这种恶性程度高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与其癌巢的容易脱离及肿瘤细胞本身所具有的高度运动能力以及富含脉管的网状间质有关.
推荐文章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超声表现
乳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超声检查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微乳头
浸润癌
免疫组化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IMPC
病理
鉴别诊断
试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病理学特征
淋巴结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改变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乳头状 肿瘤转移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人体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39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529-5807.2004.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彤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36 415 9.0 19.0
2 付丽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 65 528 10.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98)
二级引证文献  (444)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3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09(3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0(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1(3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3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3(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4(5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5(6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6(4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3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癌,乳头状
肿瘤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