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濮凹陷北部濮城地区深层沙三段的中、上亚段低电阻率(小于2Ω·m)油层主要分布在构造低部位或地层倾角较为平缓区块的构造较低部位,其形成主要与储集层粒度细(粒度中值一般小于0.1mm)、伊利石含量高(占黏土矿物的/L)、微孔隙发育(孔隙半径小于0.1μm)、构造平缓等%~90%)、泥质含量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总矿化度平均28.5g70因素有关.综合研究钻井、系统取心、试油等资料,分析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根据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的特点,用"可动水分析法"确定油层可动水含量,是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图4表2参5
推荐文章
铁边城地区深层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及测井识别技术
测井解释
深层低电阻率油层
束缚水饱和度
岩性识别
铁边城地区
高尚堡深层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方法
测井解释
低电阻率
油层识别
高尚堡深层
正理庄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机理及识别方法研究
低电阻率油层
机理
测井响应
识别方法
Waxman-Smits模型
华北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分类识别及评价
测井解释
模糊综合判别
低电阻率类型
低电阻率油气层
定性判别
定量解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濮城地区深层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与识别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濮城地区 油藏地质特征 低电阻率油层 形成机理 识别方法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勘探开发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31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4.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艳红 3 21 3.0 3.0
2 赵其磊 2 18 2.0 2.0
3 席天德 1 8 1.0 1.0
4 谭仲平 1 8 1.0 1.0
5 涂兴万 7 155 7.0 7.0
6 闫育英 1 8 1.0 1.0
7 胡立军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9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濮凹陷
濮城地区
油藏地质特征
低电阻率油层
形成机理
识别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