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通过对樟子松叶、枝、芽、果等部位进行组织切片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出真茵24种,其中子囊茵3种、担子茵1种、半知茵20种.这些真菌种群在樟子松树体上可分为芽栖真菌、叶栖真茵、枝栖和果栖真菌4大类,其种类组成和数量与樟子松树龄、叶龄、枝龄、树冠层次等有密切关系.芽栖真菌种类和数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多,叶栖真菌(特别是兼性寄生真茵)的种类和数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多,枝栖真菌种类和数量随枝龄的增加而增多.樟子松树栖真菌种群组成也随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在发病的樟子松林分内樟子松枯梢病菌数量激增占主导地位,环境条件的恶化是促成变动的主要原因.在健康的樟子松林分内也广泛地分离到樟子松枯梢病菌,表明该病害是潜伏性的侵染病害.
推荐文章
樟子松芽栖真菌群落结构
樟子松
芽栖真菌
群落结构
新薛河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研究
底栖动物
功能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新薛河
丛枝菌根真菌与个体植物的关系及其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
生产力
多样性
稳定性
幼苗定植
松树蜂入侵的混交林中针叶树种内生真菌多样性
松树蜂
内生真菌
樟子松
红松
红皮云杉
兴安落叶松
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樟子松树栖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病害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樟子松 枯梢病 树栖真茵 物种多样性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樟子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91.253|S763.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4.05.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存悌 28 238 11.0 13.0
2 李耀民 9 8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樟子松
枯梢病
树栖真茵
物种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