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施加正、负加速度交替作用后,研究纳络酮对大鼠脑组织脑啡肽、强啡肽的含量及尾部痛阈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纳络酮组.每组中又施加以+1加速度(+Gz)、高+Gz和±Gz(正、负加速度)交替的作用.作用后即刻进行甩尾反射潜伏期的测定,之后断头取同一侧脑组织,测定脑啡肽、强啡肽的含量变化.结果:生理盐水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中施加高+Gz和±Gz交替作用与+1Gz比较,均可使脑啡肽、强啡肽含量增多,痛阈增高,且±Gz交替作用明显;纳络酮组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在施加高+Gz和±Gz交替的作用后脑组织中脑啡肽、强啡肽的含量减少,有显著性差异,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缩短.结论:高+Gz和±Gz交替作用均可使脑组织中脑啡肽、强啡肽含量增多,痛阈增高;且±Gz交替作用更明显.纳络酮可以减少脑啡肽、强啡肽含量,并降低大鼠尾部痛阈.
推荐文章
激活素A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后脑组织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激活素A
巢蛋白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达纳康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影响
银杏叶提取物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
血小板活化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络酮对大鼠急性缺血缺氧后脑啡肽、强啡肽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国防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加速度 脑啡肽 强啡肽 纳络酮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52.21
字数 2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04.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文革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 10 21 3.0 4.0
2 孙佳石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加速度
脑啡肽
强啡肽
纳络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国防医药
月刊
1004-0188
51-1361/R
大16开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121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