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诚实无欺是订立商品交易合同中的基本原则。在实际生活中,“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的现象无疑是对这一基本原则的正面冲击。面对这种冲击,涉及对合同中受欺诈方的权利进行保护和救济时,我国法学界、司法界考虑更多的是欺诈方责任的承担问题。虽然权利救济的实现最终大多要归结到责任的承担上,但是受期诈方权利本位主义的思考对受欺诈方权利的保护更具妥当性和直接性。笔者认为对合同中受欺诈方权利实行保护的关键在于救济权制度,赋予当事人救济权,而且确保救济权的行使。
推荐文章
民法典第1177条:自助行为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解读
民法典第1177条
自助行为
立法背景
司法实践
司法解读
未来我国民法典中合伙立法模式的构想
民法典
组织型合伙
立法模式
合同关系
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探索
权利救济
申诉
复议
法律诉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民法中受欺诈方权利救济的缺陷及立法思考
来源期刊 楚天主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欺诈行为 权利救济 立法思考 另一方当事人 交易合同 意思表示 救济权 权利保护 基本原则 无效合同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欺诈行为
权利救济
立法思考
另一方当事人
交易合同
意思表示
救济权
权利保护
基本原则
无效合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楚天主人
月刊
1674-5272
42-1351/D
16开
武汉市武昌水果湖省委大院1号楼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8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