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鼻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1995年1月至2002年4月显微镜下辅以内窥镜治疗鼻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男15例,女3例,40~81岁,平均53岁.1例伴癌变,均为单侧病变.首次手术4例,14例曾当作"鼻息肉"手术过1~3次.按照Krokuse方法分级,Ⅰ级(限于鼻腔)1例;Ⅱ级(限于筛窦、上颌窦内侧上部)10例;Ⅲ级(包括上颌窦外侧、下部、额窦、蝶窦)6例;Ⅳ级(侵及鼻和鼻窦外结构)1例(侵犯鼻泪管).手术方法:局麻,3例肿瘤根蒂涉及上颌窦外壁用柯-陆和鼻腔联合径路,余均用鼻腔径路.术后随防6~72月,平均42.7月.结果:15例(83%)无复发,镜下示黏膜光滑愈合.复发3例:1例术后3月有息肉样增生,切除后病检报告为"黏膜炎伴不典型增生".另1例分别在术后12月、24月、37月时复发,前两次是与首次手术部位不同的异位复发,病检报告均为"乳头状瘤复发",最后一次为息肉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再手术后随访2年以上,未再复发.结论:1.术前明确诊断有利于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根治.单侧病变、CT片上未显示钩突等复合体变异,有孤立的骨质增生是诊断乳头状瘤的初步依据,术前病理活检可以确诊;2.显微镜下手术复发率与内窥镜下手术复发率相当;3.长期随访能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早期复发.复发可能是从不典型增生逐步演变的过程.早发现,早处理,微处理能及时去除复发先兆,可减少需反复进行的大的"根治"手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荐文章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1例
乳头状瘤,内翻性
鼻内镜术
外科手术
鼻肿瘤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分析
乳头状瘤
内翻性
鼻内镜术
鼻腔鼻窦肿瘤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报道
乳头状瘤,鼻腔-鼻窦内翻性
内窥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鼻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的观察
来源期刊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鼻窦肿瘤 乳头状瘤,内翻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3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9.62
字数 1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770.2004.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亚新 45 217 6.0 12.0
2 钟笑 17 78 6.0 8.0
3 陈文文 57 258 7.0 13.0
4 乔艺 19 80 6.0 8.0
5 童军 26 124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窦肿瘤
乳头状瘤,内翻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双月刊
1673-3770
37-1437/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1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