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以纯铝材表面改性实验为基础,计算了由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材料表面所产生快速升降温与熔凝过程,对其中的熔化、蒸发、热应力波等现象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熔化深度约在1-10μm,与实验结果接近;蒸发作用影响较小,汽化层厚度仅为纳米量级;热应力波的幅值约在0.1 MPa量级,且与脉冲的能量密度大致成正比,但是对材料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强流脉冲电子束
表面改性
数值模拟
强流脉冲电子束作用下纯镍表面的应力特征
强流脉冲电子束
纯镍
应力
孪生变形
微观结构
强流脉冲电子束作用下纯镍表面的应力特征
强流脉冲电子束
纯镍
应力
孪生变形
微观结构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CuFe10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
CuFe10合金
强流脉冲电子束
液相分离
耐蚀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流脉冲电子束纯铝表面改性过程的热力学模拟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 数值模拟 热应力波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低能加速器技术、射线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9-5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343.6|O482.2
字数 42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219.2004.07.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胜智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558 14.0 22.0
2 董闯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 2023 23.0 34.0
3 王晓钢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57 7.0 12.0
4 吴爱民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38 263 10.0 15.0
5 秦颖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28 629 11.0 25.0
6 邹建新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9 230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
数值模拟
热应力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