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宏观、微观水平研究中频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动物被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频疗组,其中后两组参考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中频疗组于缺血再灌注后立即将电极安置于大鼠耳后两侧乳突处,仪器设置参数为:模式Ⅴ,电流强度:3~4级,每次通电30min,每日1次,连续7天为1疗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上述两种处理.7天后全部大鼠眼球取血测量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中频电治疗作用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发生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频电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昼夜节律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
昼夜节律
正常值
大鼠
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刺五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川芎微乳对气虚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川芎微乳
气虚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频电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频电 脑缺血 红细胞膜流动性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7-4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54
字数 27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04.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佩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11 101 6.0 10.0
2 许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16 132 7.0 11.0
3 马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11 69 5.0 8.0
4 关微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5 51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频电
脑缺血
红细胞膜流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