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优化胜利油区拟进行CO2混相驱先导性试验区大芦湖油田樊124断块的注气工艺参数,利用长岩心物理模拟流程,针对该断块的地层原油,在30MPa、116℃条件下,研究了CO2混相驱的驱油效果、驱替特征以及CO2注入时机、注入方式、注入量对混相驱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樊124断块,在30 MPa条件下可以实现CO2混相驱,提高采收率16%似上.在均质长岩心模型中,CO2的注入时机、注入方式对混相驱采出程度影响不大,但早期注入可延长无水采油期,提高采油速率,气水交替注入可有效抑制因地层非均质性而造成的气窜现象,因此,现场还是早期实施CO2与水的交替注入较好,CO2注入量应在0.25倍孔隙体积以上.图3参10
推荐文章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藏沥青质沉淀规律研究
二氧化碳驱油
沥青质沉淀
沥青质沉淀预测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数值模拟
二氧化碳混相驱
驱油机理
低渗透油藏
油藏数值模拟
大情字油田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超前注气实验研究——以吉林油田黑79区块为例
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混相驱
超前注气
物理模拟
吉林油田
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长岩心
二氧化碳
驱替
采收率
物理模拟
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长岩心物理模拟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长岩心 二氧化碳 混相驱 采收率 注入量 交替注入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非注水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57.45
字数 2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4.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平 11 306 9.0 11.0
2 李向良 17 318 8.0 17.0
3 李雪松 9 260 6.0 9.0
4 李振泉 32 470 13.0 21.0
5 李焕臣 1 7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183)
二级引证文献  (588)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3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1(3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2(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3(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4(5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5(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16(8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17(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8(6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9(6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20(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岩心
二氧化碳
混相驱
采收率
注入量
交替注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