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掌握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的平均传播速度,以更好地控制该病.方法选用可逆催化模型对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的平均传播速度作了定量的分析结果所建立的可逆催化模型理论拟合良好,其理论估计值与实际观察值总体拟合精度达96.55%,最高可达99.85%,经配合适度检验χ2=1.960,P>0.05,说明用可逆催化模型作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的平均传播速度测量有其独特的优势.结论在每年每1 000人约有94人表现为血清抗-HBs阳性或显性感染,同时又有53人转为阴性,当地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率最高可估计为64.6%,这种低流行率被认为与乙型肝炎疫苗广泛应用有关.
推荐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单纯免疫
联合免疫
阻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
母婴阻断
妊娠
研究进展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单用或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比较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父婴传播及免疫干预的临床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
父婴传播
免疫干预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人群乙型肝炎平均传播速度的理论拟合
来源期刊 中国校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乙型 传播速度 可逆催化模型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15.5
字数 17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062.2004.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梅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南校区门诊部 5 9 2.0 3.0
2 雷世光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肝炎,乙型
传播速度
可逆催化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校医
月刊
1001-7062
32-1199/R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东路169号
28-16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73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