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并非根据被害人的具体损失酌情赔偿,而是采用了规定相对固定的额度,对受害人按照同等标准给予赔偿的做法,①具体规定为:"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应该承认,采用这一标准具有计算简单和易于执行的优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不公平性愈加明显,迫切需要在现有赔偿标准基础上将可预期利益(有一定证据证明能够得到的利益)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
推荐文章
试论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对赔偿范围的影响及对策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
赔偿范围
违法归责原则
浅析国家赔偿法视野下的赔偿经费管理
国家赔偿
经费管理
监督评价机制
超支应急预案
药品监管中的国家赔偿责任
药品监管
依法行政
国家赔偿
论矿难中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
行政违法不作为
矿难
国家赔偿责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将可预期利益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法理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司法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彤彪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6 8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司法
半月刊
1002-4603
11-1602/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2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