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块体原材料原位合成10%TiC-Fe和(Ti,W)C-Fe两种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分析了相组成.结果表明,在TiC-Fe复合材料中,TiC作为唯一的第二相呈现粒状和条状两种形态.分析认为,粒状相为亚共晶相,而条状第二相为共晶相.通过用W替代部分Ti,成功地制备了10%(Ti,W)C-Fe复合材料,其中(Ti,W)C作为唯一的第二相比较均匀地分布在Fe基体中,其形态大部分呈粒状,条状相较少.在粒状(Ti,W)C相中,中心富Fe,而边缘W、Ti和C元素的分布是均匀的.与TiC相比,(Ti,W)C的密度更接近Fe,更适合作为大型铸件的增强相.
推荐文章
多组元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钛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断裂机理
原位合成(Ti,V)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Fe-(Ti,V)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干滑动磨损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钛基复合材料
原位自生
制备方法
反应体系
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
原位合成
铁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位自生TiC和(Ti,W)C增强Fe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期刊 铸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Fe基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碳化物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6-27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42.1+3
字数 31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977.2004.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才庆魁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60 730 15.0 23.0
2 邱克强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2 334 9.0 11.0
3 任英磊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7 331 10.0 12.0
4 潘卫东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3 3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e基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碳化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铸造
月刊
1001-4977
21-1188/TG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8-40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8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91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