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机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3例活动期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CD40配体(CD40L)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雷公藤对SLE患者PBMC中CD40L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40L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雷公藤处理后,其CD40L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CD40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SLE发病的关键环节之一.雷公藤可通过抑制CD40L分子的表达,影响CD40-CD40L信号的传导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水平的改变
红斑狼疮,系统性
造血干细胞
抗原,CD34
流式细胞术
雷公藤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疗效与护理
雷公藤
盘状红斑狼疮
疗效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公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雷公藤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0-5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157.2004.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学标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35 219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雷公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月刊
1009-1157
37-1348/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27397号
24-17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63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