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2×2列联表,通过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协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演替初期的裸地恢复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较多,有14对(正协变9对负协变5对).在针阔混交林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较少,仅有5种,全为正协变,表现为主要种间对群落环境的相同要求,并形成了主要种间的竞争格局.在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最少,只有4对,其中3对为负协变,这是主要种之间对群落环境相同要求的激烈竞争结果.在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最多有20对,19对为正协变,主要表现为群落上层种和中下层种间形成了大量的正协变,但群落上层主要种间无显著的种间协变.
推荐文章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叶性状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优势种
叶性状
生长型
黑石顶森林群落演替过程种间总体关联性分析
森林群落
演替
方差检验法
总体关联性
尺度
种间分离
盐城自然保护区海滨湿地植被演替的生态机制
海滨湿地
演替
模型
主分量分析
环境因子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寒温性针叶林演替优势种格局动态分析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寒温性针叶林
演替
格局动态
点格局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主要种的种间协变分析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次生演替 种间协变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7-3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1
字数 48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伯荪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1 3820 39.0 57.0
2 陈章和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3 1068 19.0 32.0
3 周先叶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5 519 11.0 22.0
4 李鸣光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7 1542 27.0 3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96)
二级引证文献  (165)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森林群落
次生演替
种间协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