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变化特点,指导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将1990年1月-1994年12月与1995年1月-1999年12月划分为两个阶段组,并就其发病日龄、地点、临床表现、病原菌,药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均以早发性败血症及院外发生感染者多,经呼吸道、脐部、皮肤感染为主要感染途径.体温异常、喂养困难、反应差、皮肤黄疸、皮肤硬肿为两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为最主要的致病菌.近年来链球菌与表皮葡萄球感染有所上升,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厌氧菌有所下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一直敏感率较低,而丁胺卡那霉素与头孢类抗生素一直敏感率较高.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虽应用少,但敏感率平均较高,190例新生儿败血症治愈170例,总治愈率为89.47%,死亡20例,总死亡率为10.52%,两组病例中,早发性败血症,Ⅱ组治愈率明显高于Ⅰ组,X2=23.044,P<0.01;死亡率Ⅰ组高于Ⅱ组,X2=9.283,P<0.05.
推荐文章
新生儿败血症64例临床分析
新生败血症
易感因素
病原菌
药物敏感实验
新生儿败血症管理的重点
新生儿
败血症
B族链球菌
万古霉素
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7例新生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败血症回顾性分析
新生儿
肺炎克雷伯杆菌
休克
暴发医院内感染
隔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败血症190例临床回顾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新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医药研究(论著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正香 46 149 7.0 10.0
2 高喜容 76 420 10.0 16.0
3 刘新晖 42 216 9.0 12.0
4 黄瑞文 54 284 9.0 15.0
5 徐泳华 11 62 4.0 7.0
6 吕清秀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
败血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新医药
月刊
1726-9393
11-1022/NR
湖北省十堰市邮政28号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2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