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兔的脑梗死模型在缺血后6 h内各时间段CT灌注影像表现.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2只,采用改良O'Brein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术后0.5、1、2、3、4、6 h不同时间段进行CT灌注扫描,图像用PerfusionCT/VA 10B软件处理.测量并计算缺血区的相对面积.在各时间段取兔脑组织切片,进行红四氮唑(TTC)染色比较.结果:①从缺血0.5 h开始,CT灌注血流功能图上可见"斑状"分布缺血灶,缺血中心区在各功能图上的表现比较一致,缺血边缘区改变在TP图上最明显,侧支循环区改变只表现在TS、TP图.②0.5、1 h时间段兔脑TTC染色未见明显改变,4~6 h可见缺血区从基底节向颞叶皮层发展.结论:CT灌注成像与TTC染色表现一致,能够在早期反应缺血灶的变化,是超早期脑梗死比较敏感、稳定、快速的诊断技术.
推荐文章
丘脑梗死CT血管成像及血流灌注分析
丘脑梗死
CT血管造影
CT血流灌注
超早期脑梗死与早期脑梗死临床治疗疗效的比较
超早期脑梗死
CT值测量差值
治疗
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脑缺血
脑梗死
脑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影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早期脑梗死CT灌注表现的实验性研究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模型,动物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3-7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2|R743.3
字数 29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04.11.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模型,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