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前、中、后软组织面型的改变,总结正畸治疗改善软组织面型的经验和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10~26岁.于治疗前、中、后拍面像和X线头颅侧位片,参照Arnett提出的软组织测量分析法进行分析测量,比较正畸治疗前、中、后软组织的变化.结果:软组织面型的改变主要在尖牙远中移动伴随切牙向舌侧调整的过程中(P□0.01),上唇突点距TVL后移2.09mm,下唇突点后移1.88mm,颏唇沟点后移0.91mm.治疗后微笑弧比率平均为男0.90,女1.22.结论:通过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前软组织面型分析,确定上颌前牙计划位置,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软组织变化调整原来的计划切牙位置,可以获得满意的软组织面型.
推荐文章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正畸学
错牙合,安氏Ⅱ类
摄影测量法
放射摄影术,牙科
软硬组织改变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上前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错牙合,安氏Ⅱ类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根角
面轴角
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前后唇部软组织测量和评估
唇部软组织
软组织测量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软组织面型对正畸临床的指导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口腔畸形 正畸学 软组织面型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齿科美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3.5
字数 2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455.2004.06.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贵清 中山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00 375 10.0 13.0
2 蔡斌 中山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37 165 7.0 9.0
3 卢新华 中山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8 105 6.0 9.0
4 李国永 中山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腔畸形
正畸学
软组织面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医学
月刊
1008-6455
61-1347/R
大16开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52-2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5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79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