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自制的Ru/AC催化剂,以异丙苯作反应物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时间、温度、氢压、催化剂用量、底物浓度等对苯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与不同供电子与吸电子基团的取代苯加氢反应活性进行了比较.用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带供电子基团的取代苯的加氢活性高于带吸电子基团取代苯.带供电子基团取代苯的加氢活性顺序如下:叔丁基苯>异丙苯>乙苯>甲苯>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带吸电子基团取代苯的加氢活性顺序为:苯酚>对氯苯胺>氯苯>硝基苯.该催化剂呈微晶状态,粒度很小,经氢气还原后表面上钌主要为Ru0,它们对供电子基团取代苯有很高的芳环加氢活性.
推荐文章
不同电极上Pt-Ru/C催化剂对甲醇催化氧化的比较研究
玻碳电极
粉末微电极
循环伏安
Pt-Ru/C催化剂
载体对镍基催化剂顺酐液相加氢性能的影响
加氢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二氧化锆
二氧化硅
氧化铝
NaOH浓度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Zn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加氢
催化剂
沉淀剂
还原介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u/AC催化剂上不同取代苯液相加氢活性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Ru/AC 异丙苯 取代苯 微晶 加氢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8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38
字数 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04.02.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贤均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所 112 988 17.0 25.0
2 胡家元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所 24 199 8.0 13.0
3 陈华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所 133 710 12.0 20.0
4 杜曦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所 7 68 4.0 7.0
8 施颖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所 6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6)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u/AC
异丙苯
取代苯
微晶
加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