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海云杉为青海省大通县的顶极植物群落树种,是当地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通过研究退耕地青海云杉人工林的土壤抗冲性,对于科学指导当地生产实践、制定退耕还林方案等十分必要.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土层、坡度、流量对抗冲性的影响依次增强,以流量对抗冲性的影响最大.<1 mm根数是影响土壤抗冲性的主要生物因素,<1 mm根数越多,土壤抗冲性越强.青海云杉人工林根系为表层聚积、下层骤减的分布类型.表土层(0~20 cm)为根系密集分布层,<1 mm根数占98.88%,根长占91.37%,该层根系对土壤颗粒的网络粘结作用最好,抗冲性最强,其平均值达到0.830 min/g,为中层(0.201 min/g)抗冲性的4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应重视对在表土层中密集分布须根类型植物的应用.
推荐文章
北川河流域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研究
土壤抗蚀性
主成分分析
退耕还林地
天然林地
农耕地
北川河流域
青海大通县山地退耕还林土壤抗冲性研究
退耕还林
云杉林
渗透性
抗冲性
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
碳储量
植物体
枯落物层
土壤层
退耕地人工林
黄河上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耕地青海云杉人工林土壤抗冲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正交试验 根系 退耕还林地 青海云杉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7.1
字数 59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4.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建忠 3 138 3.0 3.0
2 周心澄 2 88 2.0 2.0
3 李文忠 1 55 1.0 1.0
4 张春霞 1 5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49)
二级引证文献  (495)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5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09(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0(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1(3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2(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3(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4(4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5(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6(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7(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8(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2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抗冲性
正交试验
根系
退耕还林地
青海云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