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c-MYC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可能机制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大肠癌组织,16例正常大肠组织的c-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h-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CD34进行检测. 结果:c-MYC与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x2=9.232,P=0.002),c-MYC、VEGF阳性组及c-MYC、VEGF双阳性组的MVD值(43.3±9.6、42.3±9.2、42.6±8.9)均显著高于c-MYC、VEGF阴性组及双阴性组的MVD值(t=2.253、2.105、2.301,P<0.05);c-MYC、VEGF及双阳性组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组(x2=6.879、5.711,P<0.05),且以双阳性组最高(68.9%);c-MYC、VEGF及双阳性组的阳性率随Dukes分期而增加(x2=9.306、6.330、6.953,P<0.05);而c-MYC、VEGF的阳性率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 结论:c-MYC与大肠癌的血管生成相关,并可能是通过VEGF引起的,这为以c-MYC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p53、c-myc、PCNA在大肠癌过度表达的临床意义
大肠肿瘤
肿瘤转移
癌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MBP-1 C-myc及MMP-9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大肠癌
MYC启动子结合蛋白1
C-myc
基质金属蛋白酶9
FBXW7与c-my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结直肠癌
FBXW7蛋白
c-myc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MYC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5-9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079.2004.04.05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67 230 9.0 13.0
2 邓长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194 1314 18.0 24.0
3 陈立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14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旬刊
1009-3079
14-1260/R
大16开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22-11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69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