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配置疲劳台的扫描电镜,直接观察牛松质骨疲劳损伤的动态过程,研究牛松质骨在疲劳载荷下微孔形成过程及机制,探讨骨质疏松骨小梁刚度、脆性增加机理.试验发现在拉伸疲劳载荷下垂直骨小梁的板层骨塑性变形,并形成大量微孔,微孔内尚有撕裂的胶原纤维.在压缩疲劳载荷下,横行骨小梁的板层骨胶原纤维在载荷作用下逐渐转向、颈缩、胶原纤维内原纤维滑移,与无机质脱黏,断裂,并回缩形成微孔.研究提示在疲劳载荷下,骨胶原纤维颈缩、滑移,与骨矿化物脱黏、形成微孔,是松质骨疲劳损伤的常见形式之一.骨小梁内板层骨形成的微孔的生物学修复可能主要由矿化物的沉积完成,而变细、抗拉强度下降的断裂骨胶原纤维未能完全更新,会逐渐导致骨小梁骨脆化、刚度相对增加,成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AO松质骨拉力螺钉和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压固定的生物力学
AO松质骨拉力螺钉
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
动态载荷
加压固定
生物力学
煅烧鹿角松质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早期血管化
鹿角
骨再生
骨组织工程
骨充填材料
骨缺损修复
血管化
骨生成
血管生成
支架材料
生物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松质骨在疲劳过程中微孔形成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疲劳 松质骨 扫描电镜 原位观察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5
字数 4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515.2004.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可为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试验室 238 3333 30.0 44.0
2 唐农轩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肿瘤研究所 26 223 8.0 14.0
3 蔡和平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试验室 20 178 8.0 12.0
4 张明华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肿瘤研究所 61 497 10.0 19.0
5 叶军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试验室 5 57 3.0 5.0
6 朱蕊花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试验室 9 7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疲劳
松质骨
扫描电镜
原位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515
51-1258/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6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0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37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