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无水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观察指标包括胃黏膜血流量(GMBF)、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胃黏膜损伤指数(LI)含量的变化及其NO与ET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大鼠无水乙醇灌胃后,GMBF减少,NO含量降低(P<0.01),血浆ET含量和LI增高(P<0.01);各电针组GMBF、血清NO含量均升高(P<0.01或P<0.05),血浆ET含量和LI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电针不同穴位对上述改变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尤以"足三里"+"中脘"+"内关"组疗效最显著.结论电针具有抗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中NO/ET含量,改善胃黏膜血流,从而起到抗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推荐文章
大鼠中毒性胃黏膜损伤的监测指标研究
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环氧化酶2
有机磷中毒
胃肠炎
奥美拉唑
养胃舒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养胃舒
急性胃炎
胃黏膜损伤
溃疡指数
犬急性胃黏膜损伤的超声造影研究
急性胃黏膜损伤
胃超声造影
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的建立
动物模型
大鼠
应激
急性酒精中毒
胃黏膜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抗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机理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针灸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胃黏膜损伤 电针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胃黏膜血流量 损伤指数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03
字数 3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57.2004.1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岚 16 269 7.0 16.0
2 李莉 58 160 8.0 10.0
3 盖全武 39 43 4.0 6.0
4 窦博宇 2 1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胃黏膜损伤
电针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胃黏膜血流量
损伤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针灸杂志
月刊
1005-0957
31-1317/R
大16开
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
4-36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5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5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