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对19例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病人,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给予减少非蛋白质热卡104.5kJ·kg-1·d-1、尽可能改用肠内营养、肠内与肠外营养液皆采用循环法输注的营养模式.结果:19例的肝损害指标于调整后不同时间皆降至正常,血总胆红素及γ-GT于调整后4周显著低于调整前(P<0.05).血ALT及ALP于调整后3~4周恢复正常.治疗后胆囊胆泥淤积逐渐消退.结论:PN相关性肝损害病人的肠外营养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渡过肝功能损害期,基本满足病人的营养需要.营养支持模式应为低非蛋白质热卡104.5 kJ·kg-1·d-1,尽可能改用肠内营养;肠外与肠内营养液应采用循环法输注.
推荐文章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黄疸,阻塞性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临床药师参与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
临床营养治疗
药学监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的营养支持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肝损害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5-7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31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4.05.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肇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 64 522 13.0 19.0
2 吴海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 32 163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外营养
肝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