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8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3组,A组(48例病毒性肝炎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B组(36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正常患者)和C组(2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流式细胞术、腹部彩色B超检测3组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及其类别PAIgG、PAIgA、PAIgM水平、脾脏大小,采用骨髓穿刺术对其中74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血清TPO水平A组低于C组(P<0.01)和B组(P<0.05),严重肝病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数相关(r=0.374,P<00.01).PAIg、PAIgG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P<0.001)和C组(P<0.01),血小板数与PAIg水平呈负相关(r=0.446,P<0.01),血小板数与PAIgG水平亦呈负相关(r=-0.462,P<0.01).脾脏肿大发生率A组(77.1%)明显高于B组(47.2%,P<0.01),C组无脾脏肿大发生,血小板数与脾脏大小呈负相关(r=-0.5 81,P<0.01).74例骨髓象显示A组有4例呈骨髓抑制象改变,B组和C组无一例有上述改变.结论严重肝功能受损时血清TPO水平下降,与血小板数减少直接相关.PAIg介导的自身免疫机制在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脾脏肿大是引起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初步发现慢性肝病有骨髓抑制现象,可能成为引起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的因素之一.
推荐文章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小板减少症
危险因素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点
病理特征
预防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技术
病毒性肝炎
症状
防治
50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
健康教育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病毒性 血小板减少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病毒性肝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4-7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4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7-3418.2004.1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95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06)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病毒性
血小板减少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肝脏病杂志
月刊
1007-3418
50-1113/R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天文大道288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感染与肝病中心
78-5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60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