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幅度脉冲膈肌起搏(diaphragm pacing,DP)对新西兰大白兔膈肌的影响. 方法建立兔颈部DP模型,测定无起搏(A)组及脉冲幅度匀速增加(B)组、恒定(C)组、匀速减小(D)组起搏后膈肌组织SOD、MDA及T-AOC. 结果①DP后,B组较A组MDA含量增加,SOD及T-AOC减小(P> 0.05);②DP后,C组及D组较A组MDA含量增加,SOD及T-AOC减小(P<0.05);③DP后,B组较C及D组MDA含量少,SOD及T-AOC活力强(P<0.05). 结论①脉冲幅度匀速增加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抗氧化能力的干扰,可能减缓了膈肌疲劳(diaphragm failure,DF)的发生,②脉冲幅度匀速增加与脉冲幅度恒定和匀速减小相比,是一种更为合理的DP方式.
推荐文章
犬膈肌起搏后疲劳膈肌腺嘌呤核苷酸、SOD、MDA含量及线粒体改变
膈肌起搏
膈肌疲劳
腺嘌呤核苷酸
线粒体
人膈肌内神经分支分布
肌内神经
膈神经
表面膈肌肌电的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膈肌肌电
表面电极
数学形态法
钝性膈肌破裂的螺旋CT诊断
膈肌破裂
体层摄影术,X线螺旋计算机
评价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幅度脉冲膈肌起搏对兔膈肌SOD、MDA、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膈肌起搏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9-2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5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4-1424.2004.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胜军 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6 20 3.0 4.0
2 邓亲恺 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4 321 9.0 17.0
3 方勇军 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膈肌起搏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月刊
0254-1424
42-1666/R
大16开
武汉市蔡甸区中法新城同济专家社区E栋
38-3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9984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