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氨基甙类抗生素-阿贝卡星(arbekacin, ABK),阿司霉素(astromicin, ASTM),异帕咪星(isepamicin, ISP)和奈替咪星(netilmicin, NTL)在家兔的膈肌,前胫骨肌和比目鱼肌的神经肌肉抑制作用.方法将24只家兔平均分成4组,戊巴比妥静脉麻醉下分别游离膈神经-膈肌,胫神经-前胫骨肌和腓总神经-比目鱼肌,然后在膈肌表面和肢体肌远端肌腱固定连接肌张力换能测定装置以及在上述神经固定神经刺激电极,给予频率为0.1 Hz, 持续0.1ms,间隔10s的超强电刺激.采用累积剂量给药法分别静脉注射以上被验4种抗生素,记录刺激神经所诱发的肌肉等张颤搐强度,评价抗生素在3种肌群不同神经肌肉抑制作用.结果 4种抗生素在以上3种骨骼肌肌群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初期剂量给药时,膈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明显,比目鱼肌表现相对最弱.抗生素作用于这3种肌群的ED50值大小顺序为比目鱼肌》前胫骨肌》膈肌和ED95值大小顺序为比目鱼肌》膈肌》前胫骨肌.抗生素在前胫骨肌和比目鱼肌的ED50值约分别为膈肌的1.5和2.7倍.4种抗生素间神经肌肉抑制作用强度顺序为NTL》ABK》ASTM》ISP.这些抗生素引起的神经肌肉抑制作用可以被新斯的明和钙剂所拮抗.结论 4种氨基甙类抗生素在膈肌相对于四肢肌具有较明显的神经肌肉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作用机制
蛋白质合成
羟基自由基
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策略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耐药
耐药机制
抑制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历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革兰阴性菌
毒性
耐药性
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四环素
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裂解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种氨基甙类抗生素对膈肌和四肢肌肉的松弛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神经肌肉抑制作用 膈肌 四肢肌
年,卷(期) 2004,(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0-11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1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4.09.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明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麻醉科 22 181 9.0 13.0
2 吴昌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麻醉科 12 37 4.0 5.0
3 靳三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麻醉科 52 234 8.0 12.0
4 橋本保彦 北大学医学部麻醉学教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神经肌肉抑制作用
膈肌
四肢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