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比较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及复合不同镇痛药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静脉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336例早孕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TCI组(T组,121例)直接连接TCI泵;异丙酚TCI+曲马多组(Q组,106例)静脉注射曲马多0.8 mg/kg后接TCI泵;异丙酚TCI+氯诺昔康组(K组,109例)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 mg/kg后接TCI泵.所有病例在消毒铺巾时,以异丙酚血药浓度为4~5μg/ml开始静脉注射麻醉,逐渐增加至6~7μg/ml,待睫毛反射消失时减至4~5μg/ml,术毕停药,术中采用双频脑电指数(BIS值)监测麻醉深度.结果K组异丙酚总用量减少,苏醒和自动坐起时间均较T、Q组短(P<0.05),麻醉后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张宫颈时、术毕时的平均血压(MBP)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1);Q组90%≤SaO2<95%或SaO2<90%的病例数明显多于T、K组(P<0.05),而T组在宫颈扩张时心率明显加快(P<0.01);3组麻醉后各时段BIS值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1),以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注药后2 min最低,注药后6 min及术毕时较前两个时段明显上升(P<0.01);K组术后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0分的病例数明显多于T、Q组,而≥50分的病例数明显少于T、Q组(P<0.01);而Q组麻醉期间发现舌根下坠和麻醉后恶心、头晕者较T、K组多(P<0.01和0.05).结论异丙酚TCI联合氯诺昔康静脉麻醉的效果确切、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清醒程度高,且并发症少.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丙酚靶控输注及复合不同镇痛药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对比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异丙酚靶控输注 联合用药 无痛人流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4.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静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 4 8 1.0 2.0
2 陶怡怡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 1 7 1.0 1.0
3 单月娥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9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丙酚靶控输注
联合用药
无痛人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