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内进行性出血(PIH)的发生率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脑创伤后头颅CT比较,颅内血肿量判断,分析性别、年龄、血压、体温、受伤特点及头颅行CT检查时间等因素对PIH发生的影响.结果1 83例颅内血肿患者中,79例(43.17%)出现PIH,其中46例(23.5%)因进行性脑出血量大需急诊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PIH发生率近50%,对男性、年龄较大、伤后血压高、有对冲伤史及受伤后第一次头颅CT检查时间短者更应密切注意意识等变化,并早期复查头颅CT.
推荐文章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
脑积水
危险因素
133例非创伤性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婴儿
颅内出血
维生素K缺乏
脑梗死
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创伤性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
危险因素
CT血肿量
PT
INR
D-D
FDP
创伤性脑损伤后进展型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
创伤性颅脑损伤
进展型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性颅内进行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进行性出血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51.15
字数 1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04.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锦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6 209 8.0 11.0
2 徐涛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0 374 13.0 17.0
3 田恒力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5 379 11.0 17.0
4 顾斌贤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9 229 11.0 14.0
5 顾奕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9 142 4.0 9.0
6 戎伯英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9 173 6.0 9.0
7 比诺德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脑损伤
进行性出血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月刊
1674-8115
31-2045/R
大16开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19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