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甘露糖介导的二相性白念珠菌对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分别将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与人口腔颊粘膜细胞进行粘附试验,并用刀豆蛋白A(ConA)作为甘露糖的特异性结合剂,预处理二相性白念珠菌后再进行粘附试验,比较二相性白念珠菌的粘附率;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相性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甘露糖含量,比较二相性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甘露糖含量. 结果菌丝相白念珠菌对口腔颊粘膜细胞的粘附率显著高于孢子相;用ConA分别预处理菌丝相及孢子相白念珠菌后,再重复进行粘附试验,分别与前述未经ConA处理的粘附率比较,粘附率显著降低.气相色谱法测定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106cells)细胞壁甘露糖的含量分别为33±2.11μg 、151±9.96μg.结论白念珠菌细胞壁上的甘露糖是介导二相性白念珠菌与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粘附的重要物质,且菌丝相白念珠菌细胞壁上的甘露糖含量明显高于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对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的粘附作用强于孢子相.
推荐文章
甘露糖结合受体在阴道上皮细胞抗念珠菌中的作用
上皮细胞,阴道
念珠菌,白色
生长抑制
甘露糖结合受体
小鼠,近交C57 BL
钙荧光白和荧光刀豆蛋白A标记的白念珠菌生长活性和粘附能力
白念珠菌
钙荧光白
刀豆蛋白A
巨噬细胞
肠上皮细胞
白念珠菌致病相关的水解酶
白念珠菌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磷脂酶
脂肪酶
白念珠菌致病性研究进展
白念珠菌
致病机制
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露糖在介导二相性白念珠菌粘附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念珠菌 二相性 甘露糖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6-967,9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9
字数 23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4.1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升伟 贵阳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11 56 5.0 7.0
2 苑天红 贵阳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25 87 6.0 8.0
3 王明永 新乡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35 191 8.0 11.0
4 吴承龙 贵阳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47 408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念珠菌
二相性
甘露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