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的机体组织形态学变化,为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成年家兔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前和死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电击组,生前和死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弧电击组,每组2只.建模成功后,在光镜下观察家兔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生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电击损伤皮肤组织以烧伤为主,皮肤及皮下组织严重凝固坏死、炭化,肌肉组织凝固呈团块状;内脏各器官发生严重而广泛地凝固性坏死,结构破坏;电流传导路径上的血管损伤严重;与生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弧电击损伤不同.死后电气化铁路接融网触电电击组及电弧电击组除心肌纤维轻度断裂、内脏器官淤血外,无其他明显异常.结论:家兔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为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及与烧伤和死后电击的鉴别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推荐文章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融冰技术研究
铁路接触网
覆冰
防冰融冰技术
在线融冰
电气化铁路防雷技术浅谈
电气化铁路
牵引供电设备
接触网
避雷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兔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的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电击损伤 组织形态学 家兔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7-10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DF795.4
字数 3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4.06.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洛阳铁路公安处刑事技术科 18 35 3.0 5.0
2 许方 洛阳铁路公安处刑事技术科 13 19 2.0 4.0
3 王萍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侦察系 19 36 3.0 5.0
4 肖发民 郑州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处 10 13 2.0 3.0
5 李永年 郑州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处 5 3 1.0 1.0
6 王广新 洛阳铁路公安处刑事技术科 4 3 1.0 1.0
7 王开立 安康铁路公安处刑事技术科 6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电击损伤
组织形态学
家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