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在接触变应性光皮炎(CA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BALB/c纯系雌性小鼠建立氯丙嗪所致的CAPD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抗小鼠CD4、CD8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激发后48 h测小鼠耳肿度,局部皮损行HE染色,计单一核细胞浸润数.ELISA法测小鼠血清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腹腔注射抗CD4mAb组,IL-10水平与阴性对照组(仅光激发,不做光诱导)接近(P>0.05),而IFN-γ水平较阴性对照组高(P<0.05);与腹腔注射抗CD8mAb组相比,IL-10、IFN-γ水平均降低,但耳肿度及单一核细胞浸润数该两组接近,且该两组IL-10、IFN-γ水平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联合注射抗CD4、CD8mAb组,IL-10、IFN-y水平,耳肿度及单一核细胞浸润数均接近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氯丙嗪诱导的CAPD模型中,CD4+Th1和CD8+T淋巴细胞可通过上调IFN-γ水平正调节该反应;而CD4+Th2淋巴细胞可通过上调IL-10水平下调该反应.
推荐文章
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雷公藤内酯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小鼠,近交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罗红霉素对小鼠接触性皮炎及T细胞功能的影响
罗红霉素
接触性皮炎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T淋巴细胞增殖
mRNA表达
金属硫蛋白基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
金属硫蛋白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基因敲除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淋巴细胞对小鼠接触变应性光皮炎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皮炎 光变态反应 白细胞介素10 干扰素Ⅱ型 T淋巴细胞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3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412-4030.2004.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黎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208 1239 18.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炎
光变态反应
白细胞介素10
干扰素Ⅱ型
T淋巴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